2022年2月4日,由Steny H. Hoyer倡導的《美國競爭法案》(THE 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22票贊成、21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獲得通過。
在眾議院對《美國競爭法案》表決之前的1月15日,Steny H. Hoyer表示:“該法案將幫助保護我們的供應鏈,確保在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變得至關重要的微芯片和半導體能夠實現在美國製造,從而促進先進的研究以激發令世界羨慕的企業家精神,並擴大職業學徒計劃以幫助我們製造工作機會。”
《美國競爭法案》的重要內容包括授權撥款520億美元用於製造芯片、450億美元用於改善關鍵物品供應鏈、1600億美元用於科學研究和創新。此外,該法案還涉及個人簽證、永居綠卡的條款等兩個重要內容:
1、綠卡配額豁免
美國移民法規定,任何國家職業類綠卡申請獲批上限每年不能超過美國總移民配額的7%,導致中國、印度等國申請積壓嚴重,排期不斷延長。
為此,美國考慮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專業博士畢業生綠卡申請進行國別配額限制豁免——不再限制生活和工作在美國外國科學家及其配偶、子女的數量。
適用人群:專業包括STEM以及許多普通外國畢業生,比如化學、醫生、工程師、軍事技術、物理科學、農業科學、自然資源和保護、生物和生物醫學科學、統計學家、會計師、稅務專家、軟件開發人員和計算機安全專家等。
新規內容:
(1)配額不再限制,但要收取1000美元的費用,為低收入美國學生的STEM獎學金籌資。
(2)STEM學生過渡到綠卡期間也無需再離開美國。
2、新增外國企業家創新簽證“W”簽證,可獲綠卡
W簽證計劃是一項新的分類,允許外國創業者暫時在該國工作。這項擬議立法始於奧巴馬政府以前的行政命令,稱為國際企業家規則(IER),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家在美逗留2年半,可延期。最近拜登政府更新了這一政策,為暫定的外國企業家創造機會,但不授予任何身份。外國初創企業的創業者可申請“W”簽證赴美,在美國擴展業務,滿足一定的經營條件後可升級獲得美國永久居民(綠卡)身份。
適用條件:
(1)申請前18個月內在(過去5年內成立的)初創企業實體中所有權超過10%;
(2)且在管理或運營中發揮核心和積極作用;
(3)且擁有知識、技能或經驗以極大幫助初創實體業務發展和成功;
(4)且初創企業至少獲得250,000美元投資或100,000美元政府補助。
如果國土安全部確定這家初創公司“具有快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巨大潛力”,則可以免除上述要求。
W簽證分類:
W1——初創企業家本人。
W2——創業活動的必要員工。
W3——W1和W2的配偶和子女。
W簽證有效期:W1初始3年,符合條件可最多續簽5年。
續簽條件:
(1)個人擁有至少5%的所有權;
(2)將繼續在管理或運營中發揮“核心和積極作用”;
(3)至少已獲得500,000美元的“額外合格投資”;
(4)創造了“至少5個合格的工作崗位”或“在美國產生不少於500,000美元的年收入,平均年收入增長20%”。
持有W簽1年、創業成功,可免排期作為移民企業家申請永居,具體申請條件如下:
(1)創造了至少10個合格的工作崗位;
(2)已收到不少於125萬美元的合格投資;
(3)在提交申請之前2兩年期間在美國產生不少於100萬美元的年收入。
另外,初創企業可以根據規模最多引進5名員工,及這些員工的配偶和子女。從《美國競爭法案》的內容可以看出,美國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視,以及對高技能人才求賢若渴。也為想要移民美國的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好的途徑。
其實拜登在上任之初就公開表示要為STEM專業的高技能人才開“綠色通道”,對於本次《美國競爭法案》,拜登更是明確表達了支持態度稱,“希望國會立即通過這項法案並將其提交到我辦公室。”
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高技術人士都是各國爭相引進的人才,未來技術移民仍將是美國移民的中流砥柱。 《美國競爭法案》只有通過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表決,且美國總統簽署後,該法案才能成為法律。目前眾議院已投票通過,已經送往參議院,該法案最終能否順利成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 凡未註明“原創”等字樣的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中所涉及的政策、條件、週期、費用等內容如有變化,以申請時最新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