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因疫情“封關”已經2年多了,而香港入境處的一項規定,一直是身處內地的港漂朋友最大痛點——
入境處規定,申請延長逗留期限的人士在遞交申請和領取相關延長逗留期限的“電子簽證”(或舊式的標簽)時均須身在香港。
這就意味著,內地的港漂小伙伴就只能看著簽證斷掉,不然就要冒著染疫風險來港續簽,一來一回至少隔離14天,隔離費用少則幾千多則上萬!
但是(4月7日)好消息來了,港漂朋友們身處香港境外也能續簽了! ——
入境事務處公佈,由於疫情持續,由今日(8日)起實施新便利措施,讓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合資格非永久性居民可申請延長逗留期限。新措施有效期暫定於2022年12月31日屆滿,入境處會因應疫情發展檢視是否需延長措施。
新措施下,合資格申請人可經入境處網站,或透過其在港的保證人/獲授權代表按照現行的延長逗留期限申請流程遞交申請。
獲批的申請人於繳費後可下載延長逗留期限的“電子簽證”,而且申請人全程可在香港以外地方辦理有關手續及激活延長逗留期限的“電子簽證”。
好消息,港府終於因應疫情改了續簽政策了!
並且,為避免流失人才。優才等未能入境更新簽證議員聯署促政府“特事特辦”根據現時入境處的規定,符合各類入境計劃的人士在每次更新入境簽證時,需在指定時間內親身到港更新簽證,但礙於現時未能通關,往返兩地又需要隔離,致使例如優才,專才及學生等難以來港。有議員更指因未能更新簽證,部分人已產生放棄優專才入境簽證的想法。
身兼香港華菁會秘書長的立法會議員洪雯,近日連同另外五位立法會議員,包括嚴剛、張欣宇、陳勇、譚岳衡、周文港發起聯署,分別去信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希望政府短期內特事特辦,授權香港特區政府駐內地辦事處處理簽證,讓符合入境計劃的專才、優才和學生能在內地更新簽證,避免香港流失人才。
信中提到,疫情下,一批優才、專才、學生,因工作、家庭等原因,滯留內地。現時往返兩地需要隔離,他們要在指定時間內到港更新簽證再返回內地,困難重重。包括深圳、上海等地自香港第五波疫情后,對香港入境配額日益收緊,可供預約的健康驛站數量銳減至數百,普通市民難以自行預約健康驛站(指定隔離點),到港後難以返回內地。此外,由於現時香港需要處理大量核酸檢測,相關人士在進行核酸檢測後,未能準確預計收到報告的時間,難以配合內地的入境政策。最後,由於從香港入境內地需隔離二十一天,也為他們帶來學業及工作上的不便。
據《星島日報》報導,立法會議員洪雯表示近來收到相關求助個案,指現時難以按時親身來港更新簽證,當中更有孕婦、哺乳期婦女等人士,粗略估計,現時約有3000至5000未能按時親身來港更新簽證。她指這批人士有多種情況,包括未完成學業的學生,或有些人因疫情辭掉香港工作但仍持有簽證,將來很大機會重返香港工作。
(立法會議員洪雯)
她又表示,自己一直在進行人才資源的評估,發現過去幾年,香港流失不少人才,像科技、建築及工程等領域均求才若渴,認為保留該批內地專才,讓他們填補這些行業的人才空缺,十分重要。至於學生,由於他們在港接受教育,若之後他們不留在香港,等於用本地資源幫其他地方培養人才。她又指,這批專才都希望疫情緩和後,能再次來港工作。
END
- 凡未註明“原創”等字樣的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中所涉及的政策、條件、週期、費用等內容如有變化,以申請時最新內容為準。